肥料新趋势:功能多元化
高祥照说评价肥料的质量除了总养分含量和氮、磷、钾等养分配比外作为营养元素在肥料中的存在形态和施用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也是衡量肥料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由于我国肥料管理和相关标准中在标注肥料养分含量时对其中的氮磷钾养分存在的形态并没有明确的要求甚至禁止某些有效养分的标注人们往往忽视营养成分的形态这一重要因素。
“等养分等效”的观点影响了我国肥料研发和生产数十年。但高祥照认为这个理论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未来肥料发展和植物营养研究的重点不仅要关注养分含量更要重视养分形态及其科学搭配同时要研究不同养分形态的相互转化以及助剂的应用对作物营养吸收、转化和肥料利用率提升的作用企业也将由现在的卖养分转向未来的卖养分形态搭配和相关技术。
高祥照的“养分形态和助剂”观点立即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赞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白由路研究员分析植物虽然需要的养分种类是相同的但不同的作物类型、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对养分的形态、比例、数量等要求均不相同。因此科学的肥料必须充分研究养分形态、含量及助剂三者间的搭配。
而实践亦检验了这个理论的科学性。郑州瑞基科研农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新领说当前农民对肥料功能多元化的要求趋势非常明显不仅仅是营养作物、培肥土壤还要能提高抗性、逆境生长、除草抗病等。满足了这个需求肥料就大有市场。“比如我公司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的保水松土含氨基酸硅肥为核心技术生产的多种功能性肥料除含氮磷钾外还添加了保水松土的助剂这样既给作物提供了营养又同时具有保水抗旱的功能因而在市场上备受农户欢迎产品上市不到三年销量就达10万吨。”
高祥照指出肥料养分形态细分和助剂功能提升的情况下企业和经销商需要提高农化服务细致度和及时性。因为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的特点的肥料针对性更强、精准度更高其存在风险也就更大。而农民在选用肥料时应根据土壤和作物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养分形态的含量不能只看总养分量。(章四平,王贤原)
- 上一篇: 当前化肥国际贸易是“买方市场” 下一篇: 透视中国农药行业史上最大宗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