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城里打车乡下打药
帖子大打亲情营销牌,并喊出口号:“我们提供关于打药的一切服务,从病虫害确诊,到药剂选择,到喷洒,到最终的结果反馈,一条龙服务。您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以上流程,再也不用让年迈的父母、疼爱的妻儿忍受打药的辛苦!”笔者读完后,忍不住要为该帖点赞。且不说该计划是否可行,只说为了解脱年迈的父母和妻儿,不仅抓住了土地流转大潮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用工难的痛点,又感人肺腑。
上面也列出了详细账单。植保无人机一亩地打一次药的价格平均在15元钱左右,可能对于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农民群体略高。不过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今年4月份《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政府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的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将以农民特别是规模经营主体的需求为导向,把病虫害统防统治如“一喷三防”等作为开展试点的公益性服务内容之一。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以奖代补、贷款担保、招投标等方式,支持具有一定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可量化、易监管、受益广的农业公益性服务,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有效实现方式。高效药械的应用是实现统防统治的重要手段,自然属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范畴。
2015年是农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元年。“滴滴打药”模式的提出,顺应了农资销售渠道扁平化、服务便捷化的发展需求。放眼田田圈、田地头、农医生等农资互联网平台,“滴滴打药”更像是对航空植保这个尚未真正兴起的农资领域的重要补充。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互联网+药械”则是激活植保现代化的助推器。
- 上一篇: 吡虫啉:询单增多 价格上涨 下一篇: 钾肥:价虽上涨 成交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