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肥应当在化肥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蔡德龙上世纪80年代中期留学日本,师从于“硅肥之父”小林均,90年代初期,学成归国,一直致力于硅肥研究及推广工作。蔡德龙介绍,目前国内耕地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硅现象,在国内4.5亿亩水稻田中,一半以上缺硅。有调查显示,我国50%以上耕地缺硅。由于顾忌重金属污染,硅肥产品在各省的登记被撤销,硅肥的登记权限被农业部收回。目前国内硅肥生产厂家只能将硅肥归入到土壤调理剂的范围之内。硅肥产业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也尚未制定。
提起硅元素,人们往往只想到用作半导体材料的高纯度的单晶硅,其实,硅元素的作用远远超出了以上人们的认识。它还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第四大营养元素。硅肥对农作物增产有着近乎神奇的效果。
蔡德龙介绍,硅肥施用后,早期效果可能并非立竿见影,这是因为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氮、磷、钾、硅等元素各司其职,其中氮元素使植物叶片浓绿,硅则使茎叶挺直,同时硅元素对氮、磷又有抑制作用。硅肥一旦施用,便可保持持久的肥效。但是,硅元素不易进入作物根部被植物吸收。与大多数作物肥料相同,硅肥的使用也有一定的“临界值”,对土壤进行逐段分析后,得出“土壤类型不同,临界值也不同”的推断,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 “硅肥理论”。向土壤中施用硅肥,使土壤中有效硅含量达到不同土壤类型的“临界值”时,可使植物增产达29%-42%。
事实上,发达国家很早就用理论和实践证明微量元素对作物高产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硅肥不仅能改良红壤和盐碱地,还能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在水稻上施用硅肥对镉的吸收有明显抑制作用。”蔡德龙补充道。
- 上一篇: 有机生物肥成未来土壤改良“良药” 下一篇: 化肥零增长趋势不可逆转 多途径促肥企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