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安徽农资流通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行业新闻

化肥行业未来向何处去

  “一个行业自己先动手搞结构性改革,肥料可能是第一家。”国务院参事刘志仁对于刚刚启动的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课题很是赞赏。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2016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7004.92万吨,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化肥利用率低、结构不合理、过量施肥等问题,给资源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同时,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服务滞后等问题,也让化肥行业效益滑坡,发展举步维艰。

  向绿色生态发展转型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开始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向更加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箭在弦上。

  “去年284家规模以上氮肥企业已经有一半以上亏损,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我们氮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重,也非常迫切。”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立庆坦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关农业农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早就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也画好了清晰的路线图。

  2015年,农业部出台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用化肥用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减少,部分省份实现了负增长,肥料利用率达到36.6%,比2013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2015年,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关键理念的更新,同时也为肥料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吹响了号角。

  “农业部将按照中央的要求,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深入开展化肥使用量的控制,主攻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提升农业的质量效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肥料产业的支撑,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肥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由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技术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行业大联合撬动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肥企业发展迅速,一些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紧盯世界化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力度,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资企业各自为政,创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甚至是互相技术保密,出现产品同质化、研发低水平重复且浪费资源的现象,这既导致我国肥料技术研发不平衡,总体研究进展缓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能过剩矛盾。

  据统计,2016年,氮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235.5亿元,同比下降12%,全行业亏损222.8亿元,较2015年增亏193.9亿元。磷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097.5亿元,微涨2.8%,全行业利润6.4亿元,大幅下降71.7%。钾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309.1亿元,微跌2.2%,全行业利润24.3亿元,大幅下降40.7%。

  “全行业大联合,集聚优势资源,上下游协作,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支持优质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与10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关于联合协作推动化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将联合协作提上了肥料供给侧改革的日程。

  化肥产业是一个产业链条,且各环节关联度很高。“站在行业发展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化肥行业必须改变过去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全面树立大联合、大协作、大发展的理念。通过集聚行业优势资源和开展上下游联合协作,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化肥产业供给侧质量和效率。”万连步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