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安徽农资流通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行业新闻

耕地轮作休耕 化肥用量减少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9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进展情况。据农业部种植业司曾衍德司长介绍,今年全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200万亩,比去年增加584万亩,共涉及黑龙江、河北、湖南等9个省(区)的192个县(市)。中央财政安排25.6亿元资金支持开展轮作休耕试点,下一步,要按照与农户签订的协议,将补助资金加快兑现到户。
去年6月24日,农业部、中央农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标志着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正式启动。当年就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推广轮作500万亩(其中,内蒙古自治区100万亩、辽宁省50万亩、吉林省100万亩、黑龙江省250万亩);在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季节性休耕100万亩,在湖南省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连年休耕10万亩,在西南石漠化区连年休耕4万亩(其中,贵州省2万亩、云南省2万亩),在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甘肃省)连年休耕2万亩。并表示,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国家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适时研究扩大试点规模,今年就将试点面积增加至1200万亩。
据专家介绍,轮作休耕具有多重意义。到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然而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多重挑战,我国用全球8%的耕地生产了全球21%的粮食,但同时化肥消耗量占全球35%,粮食生产带来的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一年两熟,南方多地一年三熟,土地长期高负荷运转,土壤得不到休养生息,影响了粮食持续稳产高产。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教授秦富指出,科学推进耕地休耕顺应自然规律,可以实现藏粮于地,也是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国际粮价持续走低,国内粮价居高不下,粮价倒挂使得国内粮食仓储日益吃紧,粮食收储财政压力增大。
“这种情况也表明,适时提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时机已经成熟。”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指出,耕地休耕不仅可以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潜在农产品生产能力,同时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也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李国祥指出,轮作休耕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环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休耕农民收入不减少,试点方案提出,采用发放现金或折粮实物补助等方式,对农民进行补贴,与原有的种植收益相当,不影响农民收入。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季节性休耕试点每年每亩补助500元,湖南省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全年休耕试点每年每亩补助1300元(含治理费用),所需资金从现有项目中统筹解决。贵州省和云南省两季作物区全年休耕试点每年每亩补助1000元,甘肃省一季作物区全年休耕试点每年每亩补助800元。
对耕地实行轮作休耕,对化肥市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这意味着化肥需求量的减少。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减少。我国耕地面积在20亿亩左右,今年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200万亩,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0.6%,也就是化肥需求量减将少0.6%。我国年化肥施用量在6000万吨(折纯)左右,化肥需求减少量在36万吨左右。二是间接减少。以前为了多产粮食,不准农民撂荒,有些地方政府对耕地撂荒要进行处罚。而现在则是要对耕地进行休耕,风向变了,撂荒现象势必更加突出,这也将导致化肥用量的进一步减少。
耕地轮作休耕现在还处在起步阶段,以后预计休耕面积将会更多,对化肥市场的影响将会更大,化肥生产企业和化肥经销商须密切关注这方面的政策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