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安徽农资流通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行业新闻

尿素缺口200万吨,供需形势严峻,价格呢?

   笔者之前曾对今年的尿素市场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气荒造成的尿素供应减量和出口的减少相接近,尿素真正的缺口是2017年结转到2018年的社会库存比2016年结转到2017年的社会库存至少低200万吨以上。
  
  
  坦诚地说,尿素的社会库存数据统计是个难题,任何的数据都很难被人采信,笔者又凭什么信誓旦旦地说社会库存大幅下降呢?笔者从四个角度来互相验证:一是表观消费量下降和玉米种植面积下降减少的需求评估(之前已分析,这里不做赘述);二是市场价格走势的对比(2016年尿素整体疲软,价格持续下行,证明供应宽松;2017年尿素价格涨价时间厂,跌价时间短,证明供应偏紧);三是2017年第四季度涨价早,涨价快,经销商很难跟进,社会库存低符合逻辑;四是众所周知的库存减少:2016年12月份尿素港口库存130多万吨,中煤鄂尔多斯库存约40万吨,2017年12月份的数据分别为30多万吨和零库存,仅此两项就减少了尿素库存约140万吨(正是因为去年港存尿素的回流,抑制了6、7月份尿素的上涨),因此笔者判断社会结转库存少了200万吨以上是可以站住脚的。
  
  要弥补这200万吨的缺口并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事,因此笔者多次呼吁,要防止气荒变成“肥荒”,保供刻不容缓。事实上,这个判断也达到了政府的回应:发改委三次出面协调相关部门,对化肥保供做出了全方位的部署,具体措施包括环保不限产、银行加大对化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原料和铁路运力化肥行业优先,淡储分成两批进行,以避免抬高价格;农业部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也认为今年可能出现局部化肥供应紧张的问题;气头企业都做好了随时开车的准备;氮协呼吁尿素企业尽量不集港。综合看,今年的保供措施最早、最全面、最周到,似乎保供不成问题,但很遗憾,碰到了极寒天气,使得煤、电、气、运全面紧张。虽然近期气头开始复产,但从各网站统计的尿素行业开工率来看,至今为止,保供措施效果并不明显。
  
  正如笔者之前提到的那样,政府在当前情况下做了最大的努力,说明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但保民生是紧急而且重要,保化肥是重要而不紧急,因此保民生用气是理所当然的事。时间已到2月下旬,短期社会库存还能在一段时间内抑制价格的上涨,但随着全面用肥的开始,后期的尿素保供形势异常严峻。
  
  有人会说,后期全力保证气头尿素的原料供应和环保不限产,不就可以增加供应了吗?笔者认为这同去年相比,只是存量不减少,但并不带来增量。
  
  有人会说,可通过进口来弥补不足,笔者认为可能性也不大。中国在两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从大量出口到零出口的转变,注定了国际市场没有足够的量来供应中国(二、三十万吨的进口只是杯水车薪),同时,进口只会拉高国际价格,降低国内价格,使得出口又变成可能,因此也很难带来增量(当初笔者呼吁出口加税,正是这个原因)。
  
  煤炭调控的实例告诉我们,虽然大型煤企带头降价,但在没有增量的情况下,效果并不好。要想带来尿素的增量,只能指望国内生产企业多产尿素,具体措施一是强调尿素企业要树立大局意识,保尿素生产,压其它化工产品产量;二是给企业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调动企业生产尿素的积极性。考虑到企业成本不断上涨、同其它化工产品的利润比较和气头生产企业一年停产一个季度的事实,结合农民的承受能力,笔者认为春季尿素山东出厂在2100--2200元/吨之间是合理的价格,在这个区间,应尽量减少政策的干预,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加尿素的供应,缓解尿素供应紧张的局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