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抗性顽疾 还需“对症下药”
农药抗性顽疾还需“对症下药”
病虫害抗性局面严峻
“害虫抗药性发展速度超过了新药剂的开发速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芮昌辉说。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初步统计,目前中国已有80多种重要农业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了抗性。其中,害虫(螨)超过37种,植物病原菌21种,杂草24种。
影响巨大的害虫包括水稻稻飞虱(对烟碱类、噻嗪酮有抗性);棉花棉铃虫(对菊酯类有抗性);蔬菜小菜蛾(对几乎所有药剂有抗性)。病害方面有小麦赤霉病(对多菌灵有抗性)、水稻恶苗病(对咪鲜胺有抗性)。
农药抗性顽疾还需“对症下药”
有害生物抗性发展迅速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刘都才介绍说,随着酰胺类、磺酰脲类除草剂长达二三十年的使用,目前中国部分双季稻地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等常用除草剂产生高水平抗性。
棉花的抗药性也不可忽视。20世纪80年代在棉田推广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后,导致到80年代末棉蚜就已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田间防治基本失效。
农药抗性顽疾还需“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才能延缓抗性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永平介绍说:“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包括靶标不敏感、药液穿透率降低、代谢酶活性增强等原因,弄清机理后有助于找到合适的解决对策。”
对于常见的抗性问题,他开出了几个关键“处方”:
第一,更换农药品种。采用新的作用机制的药剂,使产生抗药性的个体重新对药剂敏感。例如,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抗药性后改用吡蚜酮。
第二,增加药剂的穿透性。例如,使用具有溶解昆虫体表蜡质层的溶剂来增强药剂对昆虫的毒力;使用植物油等来增加除草剂对杂草的渗透能力等。
第三,综合运用其他措施。1、合理用药,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2、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与多作用位点抑制剂混用或交替使用;3、开发新的作用机理的高效杀菌剂;4、综合治理,适当减少用药。
- 上一篇: 尿素:是“休养生息” 还是“升升”不息? 下一篇: 世界肥料大会, 看瓮福如何“秀肌肉”